昌宁作家
第期
民间故事
作者简介
周桂兰,昌宁思源实验学校教师。业余时间喜欢文学创作,对家乡历史文化有浓厚的情感。
木华老章拖豹子
讲述人
杨成图文
周桂兰
新中国建立以前,昌宁大多数地方都是茂密的森林,野兽经常出没,山里老虎豹子时常出来伤人,就连天上飞的大雕都会出来叼小鸡小狗,昌宁境内最多的要数老灰和豹子,老灰就是“狼”,人们经常听到老灰抬小孩的传闻。白天尚且可怕,黑灯瞎火的晚上很多野兽为了生存,纷纷出来觅食…胆小的人一般都不敢出门。
翁堵镇隶属昌宁县,位于县城以南,东邻温泉镇,南连勐统镇和更戛镇,西北毗邻鸡飞镇,东北与达丙镇相连。全镇辖区7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翁堵镇一直以来以山水闻名,美丽的大明湖犹如一颗明亮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怀抱中,清澈的湖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四里八乡的老百姓。这里民风淳朴,风景旖旎,自然环境优越,自古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大家都听说过“武松打虎”的故事,但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英雄。话说民国时期有这么一个能人,姓茶,具体姓名叫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喜欢叫他木华老章,木华老章家住翁堵镇阳旺田村。木华老章好习武,有一身好功夫,是个远近闻名的武生,他刀枪棍棒样样精通,而且力大无穷,据说他能单手举起一百斤的重物。木华老章平时除了在家种田种地以外,还时常帮助官府和经商人员押镖。习武之人性情豪爽喜欢喝酒。木华老章也不例外,经常到邻村翁兴村杨家寨串门子,那年冬腊月的一天,他又跑去杨家寨找经常和自己押镖的同行老杨聊天喝酒。当时他三十五六岁左右,正直壮年,意气风发。由于太兴奋了一直喝到天黑,主人留他住宿,但是他一来酒兴,二来艺高人胆大,乘着酒兴,坚持要回家,主人给它准备了一把明子火把(肥松树块做的火把,古时候没有电筒,人们常用来照明和吓唬野兽),可他没有点着它,因为有明亮的月光,他就毫无防备,一边走一边还唱着小曲。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老话说:“常常走夜路的人,难免遇到鬼。”虽然没有鬼,可是遇到野兽比鬼还要可怕。
正在他哼着小调的路上,一只豹子一直跟着他,他浑然不知。凭着行伍出身的直觉,他觉得身后有动静,轻轻的放慢脚步,回头一看,一道绿油油的亮光反射在幽暗的月色中,他惊出一身冷汗。一只金钱豹正在恶狠狠的看着他,顿时脊背一凉,头皮发麻,明子火把也在慌乱中遗落。心想这下可完了,莫不是要被这大猫猫给吃了不成?但是行伍之人哪能服输,求生的本能迅速占据所有的不可能。不行,我不能就这么死去,于是他壮着胆子大声喊了几句:“豹子大爷:你走你的道,我走我的道,今晚你就饶过我吧!请你给我一条生路。”说完他就绕道而行,希望借此绕过豹子,恰巧路边堆着一排人家砍好的腊柴。他要绕过腊柴躲过豹子,谁想这大猫猫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根本就没有打算放过他,依然威风的踱着方步,摆动着尾巴,不停地吼叫着。天呐这叫声仿佛就是宣告眼前的男人俨然已经成为自己的战利品。木华老章,不愧是行武出身,他定了定神,顺手超起腊柴堆里一根胳膊粗的柴,正要与那豹子博斗一番,可心想我怎么可能打得这天煞呀!
此时他满脑子在想该如何是好,突然心生一计,想到听老人讲,老虎和豹子最怕人家拽尾巴。于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趁豹子不注意,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捏住豹子的尾巴,转身不要命的奔跑起来,豹冷不防就被拖倒,拼命的挣扎,但是木华老章天生神力,健步如飞,他朝着自家方向飞奔,陡峭的斜坡也不能阻挡他强悍的意志,他脑子一片空白只知道一定要把你拖回家去,不死就用刀砍,大概用了二三十分钟左右终于到家了。此时他已经是筋皮力尽了,眼前一黑,昏死过去,他媳妇跟孩子起来大叫:“天啊……”只见一边是豹子,一边是人都躺着。紧接着左邻右舍都被他娘两给叫醒了,纷纷跑来一看。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确定豹子已死去,人还活着以后。大家猜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四山八洼的相亲们都跑来看热闹。
等天亮了人们纷纷都跑去事发地点仔细的查看,只见在他拖豹子的地方有棵碗口粗的树都被拔掉,抓倒,树身满是抓痕,路中间有一条大约一两寸深的爪痕,抓痕一直延伸到木华老章家。木华老章由于受到惊吓和用力过猛,两天后才醒来,这几天,来他家看他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人们纷纷都称呼他为“英雄”。从此木华老章名声大震。他的名声传遍了周边县市,记者还去采访过他并把他的事辑编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木华老章拖豹子》一直流传至现在。
注释:1、腊柴;在七八十年代以前,昌宁家家户户都靠砍柴生火做饭。冬腊月时节家家户户都要要到山上砍柴,晒干后,由马帮托运回家,以备一年的柴火,俗称腊柴。
2、老灰抬小孩:“老灰”,方言,指的是“狼”,“老灰抬小孩”的意思就是狼把孩子叼走了
故事讲述人:杨成;昌宁县翁堵镇翁兴村人士,平时除了务农,喜欢健身,喜欢看书,喜欢文学创作。
本期责任编辑:鲁绍兰
编辑:张晓娟
编审:罗金荣
《昌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