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永远缅怀郭来喜恩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问诊中心 http://m.39.net/disease/a_5792166.html

夜,是如此深沉,天地都如此沉重。

雨,是如此磅礴,电闪雷鸣,似要隆重纪念您的离去。

疼,是如此钻心,直冒冷汗,尿结石在忙碌了一天以后爆发了,至疼之极。

此时,这些就像足了当下的心情。记忆的闸门随着泪水轰然打开,过往如翻江倒海般涌来。

1、牛人

第一次见郭先生,是年4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吴必虎老师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之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听完郭先生慷慨激昂的发言,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心生感慨:牛人呀。第二天郭先生又在地理系教学楼做了一堂面向全系师生的人文地理学方面的讲座,纵横开阖,大气磅礴,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令人叹为观止,惊为天人。这一堂课,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心中暗暗决定要跟随郭老师学习,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当时考取了上海市委办公厅公务员第一名,同时也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博士研究生。经过艰难抉择后,还是选择了北上投奔到郭先生门下,并成为了关门弟子。自此我的人生也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郭先生从事科学研究已有60年,郭先生在回忆进入旅游地理领域的时候,曾神采奕奕的说:“在中科院地理所里面唯一的国家发明奖,是我来把它弄下来的。读了多年的书,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又交了一些农民朋友,所以我不愿意离开这个阵地,吴传钧先生等想我去做环境地理,后来又提升为旅游地理,硬是把我拉出来,是这样一个机会,这是78年的事。”

来了地理所以后,才知道更多有关郭先生的情况。

郭先生是我国的旅游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年,郭来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旅游地理学科(研究)组。明确了“旅游地理学”主攻方向,同年底第一届旅游地理学会议在广州召开。年正式结集印刷了《旅游地理文集》。

郭先生是最早参与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专家。在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郭先生提交了《开发我国地理资源,开展我国地理研究》文章,并在年发表。当时小平同志倡导大力发展旅游,提出中国发展靠“两游”,旅游和石油。会后国家旅游局长找中科院分解讨论,郭先生提出要分8个方面来解决,包括旅游人数、人均消费、宾馆住宿、人员分流等。

郭先生主持了第一个国家层面影响力的旅游规划——黄金海岸。年郭先生去参加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时,看到北戴河服务政府的沙滩人少环境好,而大众海滩人满为患,于是他年提出把大众旅游和中央旅游休闲度假分开,并开始亲自到北戴河去考察,先后编制了三轮规划,多次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肯定和支持,出版了《京津唐旅游资源演变与开发》和《中国黄金海岸开发研究》。目前该地已经成为中国黄金海岸,国人的旅游度假地,使百里荒滩变成欣欣向荣的黄金海岸。

郭先生主导了一系列率先宣传推广中国旅游的画册、影像和书籍。郭先生协助黄秉维院士、吴传钧院士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新华社共同编制《JourneyintoChina》大型画册,发行50万册;发表“长城万里行”连载(-),提出系统新见解,与日本岩波映画社合作完成《海上长城·山岳长城·沙漠长城》三集电影拍摄,担任科学顾问和主演,在日本NHK电视台播放并获奖;年主编的《中国新疆环游录》(中文版、英文版)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并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对外宣传一等奖等等。

郭先生主持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类重点项目。年郭先生主持的“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及宏观配置体系研究”课题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重点项目,是旅游地理研究第一次被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这是一个新里程碑。

…………

先生一生的贡献,在年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国庆70周年国家功勋奖章和中国地理学会颁发的地理科学终身成就奖。

郭先生晚年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回顾自己的过往,只是他的光辉事迹太多了,经常让我们听晕了,以上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挂一漏万的内容。

2、贵人

刚到北京的时候,还真有点不习惯,当时中科院地理所附近的大屯路苇子坑一带还是一片菜田,到处是马车和驴车,与熟悉的上海外滩和浦东反差甚大,还以为到了乡下。但是很快,就被郭先生开启的旅游世界所深深沉醉,那时郭先生是满天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唐顺铁、范业正、郭英之、蔡蔡、陶伟等几个在读博士生和学术助理毕金初,就有幸随着先生到处考察调研和参加旅游规划课题。我是从云南到广西北海、南宁,再到山西平遥、宁夏、青海、河北、江西、内蒙古、黑龙江马不停蹄,基本一年天在外出差,还有机会参加各种研讨会、评审会和论坛,结交各路人物。真的是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智慧点亮山河。

郭先生给我提供的最重要的一个机遇就是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宏观配置体系研究》,因为这个课题,不仅有了那篇列入地理学报最有影响力的文章,即郭先生领衔、吴必虎、我和范业正共同撰写的《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获得《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而且在各种地理类、旅游类学术期刊全都发过相关学术论文;更为重要的是我参与了一系列旅游规划,特别是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平遥、南宁、北海、阿拉善盟、玉溪、格尔木等众多西部区域的旅游规划;由此,在“十五”旅游计划启动的时候,郭先生推荐我负责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那时还叫计划)的六个专题之一的《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后来就有幸一直参加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旅游规划的撰写或研讨工作),并有幸请原国家旅游局常务副局长孙钢先生做了我的副导师,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本来是《旅游系统规划的原理与实践》,结果因为这个专题临时被孙局长调整为了写西部旅游发展,孙局长亲自给我拟了九个章节的一级提纲,后来博士论文被评为优秀,并在参加了博士论文答辩会的评委中国旅游出版社肖潜辉社长的亲自支持下,直接出版为第一本系统研究西部旅游发展的《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书,这也成为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所以我也是很感恩郭先生和孙钢先生的。

也是因为这个重点项目,我也认识了程文栋、杜一力、魏小安、李任芷、钟海生等良师益友,也认识了王兴斌、张广瑞、刘德谦、李明德、戴斌等一批知名专家。

郭先生是特别尊师重道的,对吴传钧老师的感情和友谊真是让人感佩。

也逐步形成了旅游规划的范式。

我办公室墙上挂有一幅中国地图,去过的地方都插上了一个小红钉,满地图红点俨然全国山河一片红。遇见郭先生,带我领略了大好河山,并授以尊天法地之道,由此确信自己的人生将与旅游地理和规划紧密关联。这20多年游走大江南北、山河之间,足迹遍及全国,践行着“智造美丽中国、缔造美好生活”。

博士毕业时,郭先生希望我不要丢了旅游地理和规划这个方向,因此建议我去读清华或者北大的博士后,也分别向胡鞍钢、杨开忠和吴必虎老师都进行了力荐,而且都很支持,所以也很感恩这几位老师。当然后来听了窦群师兄的信息结缘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施祖麟老师,跟着他做博士后了,也就又开启了新的一段经历了。

正因为有郭先生,才会有了达沃斯旅游规划院,也才有了巅峰智业。他一直都担任着巅峰智业的资深顾问。

每年都会给郭先生过生日,像个老顽童,特别开心。

他虽然是高血糖,但还是很乐观,从来不诉苦。那时大家总加班,写课题建议书,写结题报告,然后中午先生经常请我们去地理所附近马兰拉面餐馆吃,据陶伟回忆说他经常要一长根宽条面,他叫“武装带”。学生们各自点自己喜欢的面,然后郭先生额外要几份牛肉,给大家加餐。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南方人,也由此爱上了马兰拉面,我如今还经常去国门大厦办公地对面的马兰拉面馆吃,也许潜意识就是想念一下那段难忘的岁月。先生喜欢吃猪脚、东坡肘子、盘肉,老给我们讲要珍惜粮食,他的父亲在三年困难时期是如何被活活饿死的……

3、高人

郭先生之所以牛,还是自身学问做得很好,颇得诸多长辈和院士们的赏识。郭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但又特别善于创新。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是3个特点:

第一,是博学好学。他的一大爱好就是买书,真叫买买买,各类书都买,每次出差,必去当地书店,经常要拎一箱子书回来才甘心。由此博览群书,融汇贯通,见识自是不同凡响。

第二,是战略高度。任何一个想法和思路,经他一提炼和拔高,就是国家站位国家战略国家高度了。我们给总理代理起草稿子,先后几次获得总理批示并进行座谈会,年围绕宁夏给钱其琛副总理的信,得到指示,并做了关于《驱动宁夏旅游业跨跃式大发展实施扶贫与再就业工程新联动》的请示报告,争取到了六盘山第一个国家扶贫旅游试验区,每年拨付万元。多次向邓小平、朱镕基等中央首长提出合理建议并获得批示实施。郭先生提出的十大国土工程,每一个都是大格局、大视野,让人震撼。

第三,就是富于创新。经世致用,没有太多老套的条条框框。举一个例子就能看出,90年代他就建议中科院地理所应该把周边的土地都买了(也就是现在的亚运村、奥运村这一大片),因为郭先生一直引以为豪的就是保护、发现和规划了黄金海岸,创造了点沙成金的典范。年9月1日—20日,国务院在北戴河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郭先生以科技界代表的身份参加讨论,郭先生与吴传钧院士合写的《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地理研究》被大会选为会议代表参阅论文,加之郭先生在会上所做的《要保护北戴河—山海关的旅游资源》发言,引起纪登奎副总理重视,并将其执笔的报告列为《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简报增刊五》,上报中央,否定了在秦皇岛建设年产万t巨型钢铁基地、万KW的超大型燃煤电厂暨年运量万t海运码头。此次发言关键性的保护了秦皇岛的旅游资源、并由此也发现了黄金海岸,成为了全国性的度假胜地。在当时还以很少的钱购买了几十亩地做中科院地理所疗养院,现在已经资产上亿,价值不斐。

郭来喜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其大多数论著既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又那么接地气而多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据不完全统计,先生撰写、主编的专著、文集30余部。涉猎颇广,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郭先生所从事的国土规划、区域开发、旅游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多被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位学者之于社会的最大意义与成就莫过于通过其渊博的学识造福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郭先生所倡议开展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研究,已为国家计委所采纳;所主持的福建湄洲湾国土开发研究,已按其规划建成了大型工业港;参与主持的西南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成为大西南开发的重要科学依据;主持的云南民族地区贫困类型研究,完成了国际资助“贫困──人类面临的难题”,被世界银行译成英文,并被作为2亿美元扶贫贷款的依据之一;提出的三沿(海、江、边)全方位开放战略、世界资源共享战略更是受到国家高层领导们的重视……

郭先生还很善于交际,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长袖善舞。年,郭先生受地理所吴传钧先生的建议之命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第一个便想到了杨冠雄,当即前往《地理知识》编辑部对他说:“你多才多艺,思想开阔,写作能力強,从事旅游地理学研究条件最好,我恳切请求你同我一起把旅游地理学科组好好创建起来”。就这样,4人组成的旅游地理学科组便宣告成立。成立后对做什么项目,郭先生还特别主张研究长城,当时他就找了国防部、外交部、文物局、新华社等单位,多番沟通周折,正式确定与美国地理学会的出版合作,说干就干的精神淋漓尽致,为此专门组织了一个长城考察队,当时因为单位没有钱,出野外要不到车,郭先生就要了一辆美国吉普,8个人进行长城万里行,一考察就是一个多月,形成了《长城之旅》,也就是后面的《JOURNEYINTOCHINA》。

郭先生也特别擅长讲故事,特别喜欢他讲新疆环游录、JOURNEYINTOCHINA眉飞色舞,自我陶醉的神态,展示他在各边界线上与界碑合影的照片,从云南到新疆到内蒙到东北,还专门写了一篇边境线开发利用的文章,并指导了一篇博士论文,回想起来,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郭先生非常拼,三上帕米尔高原,80岁高龄还登上帕米尔高原,可谓当代徐霞客。足迹遍布世界上各个国家以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去过近30个国家和地区,有的最多去过30多次。在旅游领域获得了众多“全国第一”……

4、恩人

郭先生于我有再生之德、再造之恩,我现在的所有一切都要归功于郭先生,大恩大德,终生不忘!

作为郭先生在京的关门弟子,我和老师的交往是甚为密切的。郭先生待我如孩儿一般,那种厚爱让我忐忑,生怕辜负了他的厚望。他对我的爱护、栽培和帮助都是无以复加的。

严师出高徒,郭先生对学生要求是很高的,可能外人并不能感受到郭先生对成果质量的严苛,但我们身边的学生其实大多是有压力感的,可能除了陶伟师妹会“哄”老师开心之外。刚开始时每次把稿子交给郭先生之后,总被改的密密麻麻,仿佛推倒重来,让人羞愧难当,本来还自负自己文字功底不错的,这倒好,太没颜面了,仅此一点就可看出郭先生的高要求。郭先生追求学问一丝不苟,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了获取避暑指标,曾于医院调研,甚至去到火葬场去获得指标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了获得一手资料,曾经深入偏远乡村挨家挨户的进行调研和访谈。

年我在平遥驻扎了5个月,挨家挨户访谈了户原住民,详细了解了相关信息和未来安置意愿,对重要文物建筑单元筛选出旅游利用价值清单;并提出针对性旅游活化方案;倡导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双协同;郭先生也很提携学生,让我实际负责平遥世界遗产旅游规划,还安排了吴必虎、崔凤君、刘家明等高手来帮忙。当时规划评委包括罗哲文、郑孝燮、阮仪三等历史文化和古城保护界泰斗级人物,这也是旅游规划界与古城保护、文物保护界思想大碰撞的第一次尝试。后来年开始更是主导了青海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宁夏自治区旅游发展规划、江西省旅游规划等省级规划,我27岁就担当如此重任,诚惶诚恐,生怕搞砸了,那时都得直接给省委书记、省长级别的领导汇报,年,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青海省省长的赵乐际等都听过我讲了半天的大美青海。那时我们连续中了青海、河北、江西3个省级旅游规划,郭先生曾在回忆录中特意提到:“说说旅游的生涯吧,那么最辉煌的时候是和刘博士在一起的时候,有他们这些少壮派鼎力协助。我们一个月签了三个省的省级规划。”

郭先生非常细节有爱。

忘不了,年的圣诞节12月25日在景德镇,郭先生和付老师亲自给买了两件新婚礼物,一件是红色的羊毛衫,一是我们新婚的瓷具,共56件。

忘不了,年2月16日,带小豹子去了郭老师家拜年,郭老师特意买了一个大电动车玩具,小豹子好喜欢,那天还非要了一个西瓜回家。每年小豹子的生日,都会收到郭先生的祝福。

忘不了,年的2月10日,医院看望郭先生,他还是那么执着,躺在床上还是想着工作,还要上帕米尔高原,真是让人疯狂。可谓耄耋之年,但依然心如朝阳,这些愿望竟然也真的实现了。这种精神让人感动甚至心疼。

忘不了,郭先生还组织6位院士参加我们波浪谷项目的评审,极尽爱护及提携之情。

忘不了,今年的8月1日,最后一次去看望郭先生时,还就《中国旅游地理》书稿的图片选用和内容打磨反复叮嘱我。他也知道这些年办企业越来越难,一直还关心着我们的发展。

忘不了,追随郭先生走过的那么多山山水水,经历过的那么多披星戴月,启迪过的那么多弘论经典,感动过的那么多点点滴滴……

5、育人

郭先生是我国第一个旅游博士后导师,也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十二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先后培养了40余位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更是带出了包括保继刚、吴必虎、彭华、陆林、刘锋等一批学界和业界的领军人才,为发展人文经济地理学,尤其是旅游地理学作出重大贡献。

年7月29日我们全程操办了80周年生日庆,得到了众多同门及师友的大力支持,那次的活动举办的是非常的风光,郭先生和家人是非常满意的,大家还共同给郭先生捐了一辆电动汽车。

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90周年的时候,保继刚教授写了一篇论文,其中写道: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一个是硕士论文的导师,一个是郭来喜教授,一个是加拿大的老师。可见郭先生对其影响深远;彭华教授也深受郭先生器重,经陈传康教授介绍跟随郭先生常去广西、桂林、南宁、北海等地考察、做项目,后来彭教授也成为丹霞地貌的权威,并成为申报中国丹霞世界遗产课题的主要主持人。吴必虎教授、陆林教授等优秀的地学带头人,都受到过郭先生的全力栽培。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郭老师于我于公司,是贵人、也是高人,更是恩人。忘不了的这些回忆,代表了郭先生的情怀与理想,代表了郭先生的匠心与执着。

8月23日一早接到付丽宁师母电话,顿时就懵了,前些天去看郭先生时还好好的,怎么就忽然走了。匆匆第一时间赶过去,先瞻仰了遗容后,随即和家人商量如何处理后事。付老师说自己已经不行了,就全听我的意见,等郭先生儿子到了以后,帮着商定了追悼会地点、时间、范围、流程、墓地选择等相关事宜,也确定了按照遗愿一半骨灰撒永定河,一半安葬。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事决策还比较复杂,好在从结果来看选择还是妥当的。在路上我短信同步告知了众多师兄妹这个噩耗,范业正后面很快赶来了,中午周建明师兄也到了。吴必虎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表示纪念并告知了地理所,陆林、杨兆萍、唐顺铁、陶伟转告保继刚后也在远方积极回应,让人还是充分感受到了师门的温暖和力量。当天上午期间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和李志华、孙樱也特别赶来看了最后一眼。与此同时,陆大道院士、中科院地理所所长葛全胜等都致电付老师表示万分慰问,并安排刘卫东副所长负责相关事宜,由钟林生起草郭来喜先生生平,给了有力的支持。由于仍处在疫情严防期间,单位不方便组织追悼会,所以只能是更偏自发组织自发来的形式。我们在巅峰智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