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浒世外高人,智真长老,为鲁智深和宋江各 [复制链接]

1#

就像每一本名著里,总有那么一两位可以洞悉世间的高人一样。其实水浒传里也有几位世外高人,像鲁智深的师父,公孙胜的师父,还有一个燕青的故人许贯忠等等。

而其中较为知名的一位,恐怕要数鲁智深的师父,智真长老了。因为他也是相当于贯穿了全书的一位人物,不过他的贯穿并非是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而是他为两个人赠过的偈语。一个是自己的弟子鲁智深,另一个便是宋江。

智真长老是五台山文殊院的方丈,原是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且知得过去未来之事。

当初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智真长老也是力排众议,坚持剃度了在别的僧侣看来是“形容丑恶,貌相凶顽”的俗人鲁达,并赐法名“智深”。并告诫众人说,此人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由此可见,智真长老的不俗眼光。

作为智真长老抛开其他人成见之后相对看重的弟子,在鲁智深的一生中,智真长老对他的影响确实也很大,不仅力排众议为他剃了度,还不忘时时谆谆教诲于他。

更重要的是,还曾给过鲁智深两次人生偈语。

第一次是鲁智深在接连两次大闹五台山后,智真长老实在没有办法继续留他在寺里时。第二次是招安后,鲁智深跟随宋江大军征辽返师途中,路经五台山,鲁智深带梁山众将去五台山参拜他时。

两次偈语按人生来说,虽然重点略有不同,但这两道偈语合起来,却恰好验证了鲁智深的一生。

第一次的偈语是: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第二次的偈语是: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遇林而起,指的是野猪林,当然也有说是林冲的。这个差不多,反正都是因为林冲,这一点是跑不了的。正是因为野猪林救了林冲,或者说遇到林冲,鲁智深至此踏上了真正的江湖之路。

遇山而富,自然指的是二龙山。后来鲁智深也是在二龙山最终落了草,且做了二龙山的老大,可谓是“富裕”起来!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了。二龙山还有杨志、武松、曹正、孙二娘、张青、施恩等人,也可以算是小山头里面最人才济济的了。

遇水而兴,则指的是水泊梁山。后来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二龙山和白虎山、桃花山也一起并入了梁山。自此,鲁智深的江湖之路也算是更上了一层楼。在梁山的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第十三位,天孤星。成为梁山极为重要的头领之一,同时更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了!连宋江也总是大师,吾师或者大师父的叫着,可谓是相当尊敬于他。

遇江而止,这个大概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宋江的江,一种是指钱塘江的江。说是宋江的江的意思是指,遇到宋江之后便应该止住,不要再纠缠于江湖之中了。我觉得其实这个不太说的过去,因为很明显和上一条冲突了。既然遇梁山泊而兴,那为什么又遇宋江而止?再说,梁山泊那时已经在宋江的掌控之下,没理由又兴又止的,岂不矛盾?我个人则趋向于是指钱塘江,意思是遇到钱塘江便会止于那里,或者说停于那里。这样与后文很明显也可以搭上了,后来征讨方腊成功后,鲁智深确实不愿再入朝廷受封,只愿在六和寺出家,而六和寺就在钱塘江边上。

另外,之所以对于遇江而止,我个人比较趋向于钱塘江这一说法。还有一点原因就是,这道偈语,可能全是暗指地方,而非人。这样全篇就统一了。林是野猪林,山是二龙山,水是梁山泊,江是钱塘江。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指的是活捉了方腊手下的大将夏侯成和方腊本人。在乌龙岭一战中,鲁智深确实生擒了夏侯成,后面在丛林里又在一老僧的指点下,最终生擒了方腊!立下了终极一功!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自然是指钱塘江的潮信,听得潮信之声,见得潮信之日,也是鲁智深的圆寂之日。当鲁智深听到钱塘江的潮信时,还以为是千军万马仍在打仗。等听到小沙弥解释后,方才知道这是潮信。他便想到了临行前师父送给的这道偈语,忽然顿悟。既然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已经应验了。那么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如今既逢“潮信”,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自己也合该“圆寂”了!于是,在沐汤净浴,焚起一炉香,写了一首颂子之后,便安然坐化于了房间之内。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通过这首颂子来看,鲁智深也真的算是一生功德圆满,顿悟后终成正果了,这和智真长老当初的判断,说此人的正果非凡,也恰好相合。

纵观鲁智深一生,确实做了很多侠义之事。梁山很多主要人物在上山之前或许都有或多或少的劣迹,就连拥有最高人气的武松也不免有滥杀无辜的一面。

唯有鲁智深,在行走江湖上,可以说一生皆无瑕疵!因为他一生基本无我,一生也只是为人!从他一出场便为我们立下了一个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形象。

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

途径桃花山,又痛打小霸王周通,只为不让他强娶民女。

火烧瓦罐寺,和史进一起杀掉两个恶人,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只为解救寺中的众僧。

此皆为侠。

野猪林一生暴喝,护送林冲直到沧州。

三山聚义打青州,孤胆去救九纹龙。

此皆为义。

鲁智深可谓唯一侠义双全的人物。虽是杀人放火,然全是因为侠义所当。虽有些莽撞,但从不滥杀无辜。这可能也是他日后能够功德圆满、顿悟成佛的主要原因吧。

其实,智真长老除了给鲁智深留下了两道人生偈语外,还给一人留下了一道偈语,此人便是宋江。

只可惜,宋江终其一生也没有参悟得透,最终落得个被毒杀身死的下场。

说到底,这道偈语还是宋江自己跟智真长老讨要的,为的是希望能测下之后的梁山大军和自己的前程。

智真长老便命人取出纸笔,写下了这道偈语。

“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

而且智真长老还说了,这道偈语也暗示了宋江自己的一生。只可惜,宋江一直不晓其意。虽然追问智真长老,但智真长老以天机不可泄露为由,拒绝了宋江的追问,并让宋江自行参悟。后面宋江还问了卢俊义和梁山众兄弟,依然参悟不透。

那这道偈语到底什么意思呢?

只看字面,肯定很难理解,但是纵观后面的全文后,再回头以上帝的视角来看这道偈语的话,发现,其实并不难理解。

“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如果单字逐句的去解释,在当时的宋江和梁山众人来说,肯定是很难理解的。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还没有经历过,尤其“双林”二字。

雁和东阙的话,很好理解,也都是有其确定意义的,雁自然是指大雁,东阙有宫殿的意思,那自然是指皇宫或者说皇宫里的大殿之上。

而“双林”的话,则只能从后面才能猜到,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暗指双林镇,一个是暗指双林渡。

而之所以出现这两种解释,完全是《水浒传》这本书的版本所致。双林渡是回版本和回版本都共同出现的一个地名。而双林镇则只在回版本出现过。其中回版本和回版本最大的不同,则是回版本中间多了20回征田虎和王庆的内容。

但不管哪个版本吧,其实“双林”二字,都是有警示的意思在里面的。

我们先来看回版本中的双林镇。

那么这个双林镇是什么地方呢?又出现了何人呢?为什么和这首偈语有关呢?

因为双林镇有个人物叫许贯忠,此人是燕青之前在北京大名府的莫逆之交。许贯忠中了武举后,因看不惯朝廷中奸臣当道,更不愿出仕,便一直隐居在此。征辽归师途中,燕青在双林镇和许贯忠相遇,许贯忠便邀请燕青到他家中叙旧。并给燕青说了一些“鸟尽弓藏”之类的话,让燕青以后自己注意。且燕青看了许贯忠的住地之后,还给出了“世外桃源”的评语。

这就是回关于双林镇大概的情节。

很明显,这处情节有两种用意,一是在暗示功臣武将不得善终的定律,一是在劝退和归隐的意思。即是及时功成身退,不要太贪恋权位,以免兔死狗烹的下场。

这样的话,再联系前面的三句话,这最后一句就和这首偈语从整体上来看,确实也就吻合上了。

即是告诉世人不要只顾着眼前的功劳一直不满足,要学习双林镇的许贯忠,及时隐退到世外桃源,方能福寿双全。

而回版本虽然并没有双林镇这段情节。但是和回版本一样,有的却是双林渡燕青射雁的情节。

其实,双林渡这段情节,也是有警示的意思的。

说是也是在征辽回师当中,路经双林渡,宋江在马上看到天空一行大雁正往南飞,但忽然哀鸣四起,雁阵大乱。原来是燕青在刷刷刷的,一连射下了十几只大雁。宋江见此,不由得发起怒来,好一番的训斥了燕青一顿,并把此时南飞的大雁也比作他们此时也是正往南方前行的梁山众兄弟。结果,燕青被训斥后,默然不语。

其实这段情节,意思也很明显,同样也是含有警示的意思。且这个警示是直接出于燕青之手,通过射雁,通过宋江自己又把这一行大雁比作梁山众人,无不透露出一种即将面临的雁阵被只只射杀的悲凉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后面去江南的征讨方腊绝对不会再有像征辽这么顺利了,也极有可能正如此时的雁阵一样。

我们再来看燕青,以燕青的情商和才情,相信绝对不会做出什么故意炫耀箭术或者以射杀雁阵取乐的行为来。既然做不出来这样的事,结果又做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其实燕青可能已经参透了那个偈语,此时又恰好到了双林渡,便以射雁来提醒宋江。只是宋江不仅没有受到提示,反而责骂了燕青一顿。所以,燕青才会沉默不语。不然燕青怎么会在征完方腊后,竟然突然顿悟一般的,要悄然离去,退隐江湖。

虽然宋江自己也不由的睹物伤情,心中凄惨,甚至有悲哀忧戚之感。可见,警示之重!但仍可惜宋江也只是感觉到了,但没有去做而已。后面仍是一意孤行的继续按朝廷的旨意征讨方腊了。

所以,不管是双林镇,还是双林渡,其实都差不多,同样含有了警示的意思。

那么从警示诗的角度来看的话,这道偈语的意思也就很明显了。

“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

按回的解释可能是:“当风雁影翩”,秋风起时大雁迎着大风疾飞往南,注定路程漫长凶险无比且命运多舛,这是一个不好的兆头。即暗示宋江大军出发南下征方腊时,也将注定是一场无比艰难凶险的战斗。“东阙不团圆”,等班师回到朝廷宫殿中时,你们梁山兄弟便不再团圆。“只眼功劳足”,宋江你自己千万不要只去贪恋眼前的功劳,要懂得知足。“双林福寿全”,你看看双林镇的隐士许贯忠吧,这才是福寿双全的象征啊!

那么按回的解释则可能是:前三句一样,主要是最后“双林福寿全”这句,在双林渡这个地方,燕青会以射雁的方式给你宋江一个警示,希望你能明白这个警示,方能福寿双全!

总之,无论哪种解释,意思终究一样。

只可惜,宋江终其一生,也没有参悟得透,就连燕青给了他那么大的一个提示,也是徒劳无功!

最终,宋江在征完方腊后,梁山众兄弟确实也是十死七八,终不会再有团圆了。宋江自己也很快被高俅、蔡京和童贯他们,以鸩酒的方式给毒杀了。

结语

通过给鲁智深和宋江所赠的这三道偈语来看,智真长老还真的像是一位世外高人般的存在。但作为一个世外高人,水浒传中却并没有交代智真长老的来历。

原文也只说了他是故宋时的一位高人。

不过,据其它一些书中所述,智真长老原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且一生收了六位知名徒弟,分别是卢俊义,林冲,史文恭,鲁智深,武松,还有一位关门弟子,则是历史名人,他的名字叫岳飞!

而年的《新水浒传》,在鲁智深的故事情节里则借鉴了这一说法。在大闹五台山后,鲁智深临走时,智真长老不仅送了鲁智深一条水磨禅杖,还亲自教了鲁智深一套出神入化的水磨禅杖的杖法。并给鲁智深说了他姓周,并且还有三个徒弟,一个是玉麒麟卢俊义,一个是豹子头林冲,另一个则是曾头市的史文恭!

#头条品书团#《水浒传》

撰文:董太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