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梁山泊稳定下来后,想起了回家探母的公孙胜。
公孙一清说百日便回,其实是想利用百日的时间,找个地方隐姓埋名,让梁山好汉找不到他。
宋江表面上当真,其实内心也清楚公孙一清的想法。
可是,众兄弟都回来了,少一个公孙胜怎么能行。
因此,宋江安排戴宗首次去寻公孙胜。
寻找的结果,大家都是清楚的,没找到,但带回了不少江湖好汉。
为什么找不到呢?其实不是戴宗无能,而是他遇到了一个人。
原著道:“那汉道:小弟姓杨名林,祖贯彰德府人氏。多在绿林丛中安身,江湖上都叫小弟做锦豹子杨林。数月之前,路上酒肆里遇见公孙胜先生,同在店中吃酒相会,备说梁山泊晁、宋二公招贤纳士,如此义气。写下一封书,教小弟自来投大寨入伙。只是不敢擅进,诚恐不纳。因此心意未定,进退蹉跎,不曾敢来。”
遇到杨林,非常幸运,杨林虽然是彰德府人,但他一直在蓟州一带,蓟州管下的地方州郡他都走遍了,找公孙胜,并不难。
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杨林与戴宗在蓟州找了好几天,硬是没找到。
这很奇怪,后来戴宗和李逵到蓟州,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都能遇到老者,找到了公孙胜。
可第一次与一个熟悉蓟州地面的人一起,却空手而回。
这不由得人怀疑。
怀疑什么?锦豹子杨林。
杨林究竟是帮戴宗呢?还是带戴宗瞎转呢?
显然是后者。
杨林,其实是公孙胜安排在蓟州截住戴宗的人。
杨林的出场,很奇怪。
原著道:“戴宗听得那人叫了一声神行太保,连忙回转身来问道:壮士素不曾拜识,如何呼唤贱名?那汉慌忙答道:足下真乃是神行太保!撇了枪,便拜倒在地。”
杨林闲着没事天天在去蓟州的必经之路上干什么?想打劫?不是;想离开蓟州?也不是。
最有可能的就是等人了,所等之人就是戴宗。
杨林与戴宗素未蒙面,怎么可能猜到来的人就是戴宗呢。所以,他定是有戴宗的画像,在路上专等戴宗。
而与戴宗相识后说的几句话,出卖了他。
原著道:“外日公孙先生所说,李家道口旧有朱贵开酒店在彼,招引上山入伙的人。山寨里亦有一个招贤飞报头领,唤做神行太保戴院长,日行八百里路。”
公孙胜与杨林提起朱贵,这很正常,让他去找朱贵,以免到了店里被麻翻了出意外。
可公孙胜跟杨林提起戴宗,这就奇怪了。
戴宗不在梁山泊下,而是在山寨里,他与杨林入伙没多大联系啊。
为什么提呢?书生上面提到的,不是让杨林去找戴宗,而是让杨林在来蓟州的路上截住戴宗,然后带他瞎转悠,让他找不到公孙胜。
杨林之所以答应公孙胜这么做的原因,便是公孙胜介绍他投梁山入伙。
有了这层关系,杨林才有门路入伙,才能上了山得到头领们的重视。
杨林和公孙胜之间,存在利益关系。
因此,杨林会一直保守秘密。
杨林做事稳当,他知道戴宗找不到公孙胜不会罢休,因此转移视线,带领戴宗结识了饮马川的三位头领火眼狻猊邓飞、玉幡竿孟康、铁面孔目裴宣。
有了这样一件事,分散了戴宗的注意力,他也好回去交差。
当然,戴宗不怕被责怪,他是吴用和宋江的心腹。
戴宗首次寻公孙胜,还是有很大几率找到的,可惜遇到了公孙胜事先安排好的杨林,有机会也变成了没机会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