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代镖师走镖,为何区区十几人,却让胆大妄
TUhjnbcbe - 2025/4/22 9:43:00

二十世纪初,京城悍匪劫镖后被捕,哭着跪求道:“下辈子再也不敢劫镖了,这也太恐怖了!”话音刚落,人头落地。原来,早在年,宋锡朋纠集多人,打劫了“会友镖局”的货,结果被黑白两道全国追杀,最终全军覆没,自己也落得凄惨下场。

光绪27年,北京城实力最强的“会友镖局”接到一桩大买卖。他们要运送10万两税银从河北保定去天津。这是给官家当差,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闪失。

会友镖局是经营时间最久、信誉最高、规模最大的一个。所以,一般有重要东西都会找会友镖局押送。

为了保险起见,会友镖局专门精挑细选了8位身手利索的镖师押运,这其中就有李尧臣。

李尧臣是河北冀县人,自幼就拜师学习太极拳,身手不错。14岁的时候独自来到北京谋生,18岁的时候就进入了会友镖局。

李尧臣还是第一次运送这么多的银子,能被选中他心里也很自豪,这说明自己在镖局还是有一定分量的。简单收拾之后,李尧臣就和其他7位镖师一起出发了。

从保定去天津,必须先走水路。10万两白银光是装船就装了4条大船,8位镖师,两个人一条船,看护押运。本来路上一切风平浪静,加上会友镖局名声在外,一般劫匪都敬而远之。

万万没想到,船到了下西河附近的时候,出现了状况。十几个身穿“税务司”的人拦住了船,说要是例行检查。领头的镖师看他们穿着官兵的衣服,也没多想,反正自己押送的是税银,随便检查,于是就同意他们上船。

可是,他们上船后,镖师傻眼了。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税务司的人,明明就是土匪假扮的。

一条船上只有2个镖师,要面对十几个土匪,最终寡不敌众。有4位镖师当场身亡,剩下的跑到官府找援兵。

可是,等到救援的官兵赶到,那一众土匪早就逃之夭夭。因为银子太多了,土匪一下子没带走那么多,经过清点,大约少了多两。但是,这次运送确实失利了。

不过,丢镖赔偿是小事,坏了会友镖局的名声才是大事。这件事不处理好,以后谁还敢找会友镖局办事?

会友镖局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联合其他镖局一起对土匪进行围剿。

看到这里,你也会想,同行不是仇人吗?他们怎么会帮助他们呢?其实,镖局这一行业靠的就是各个镖局的团结。

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的镖局,出现于乾隆时期,当时有个绰号为“神拳张黑五”的人,武艺高强,后托关系得到了乾隆皇帝许可,在京城成立了兴隆镖局。

由此,兴隆镖局便成了历史上第一家镖局。

兴隆之后,又先后开了不少镖局。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会友、永兴、志成、正兴、义友、光兴等八家,在当时合称为“京城八大镖局”。

出于维护行业的不可侵犯性,在一家镖局遭受攻击的时候,整个行业都会受到牵连,所以只有联手才能保证以后大家都可以混口饭吃。

经过查证,原来打劫税银的是一群以宋锡朋为首的贼寇。这下好了,擒贼先擒王。八大镖局的人铁了心要抓住宋锡朋,杀鸡儆猴,让天下的土匪都看看,抢劫镖局是没有好下场的。

我们再来说这个宋锡朋。这宋锡朋乃是个天生奇人,天赐神力,能够单手举起百十斤的石锁,绕场走一周也不带脸红心跳的,人们都说隋唐年间天生的奇人李元霸也不过如此。

后来经过一位老师傅教授,宋锡朋学会了金钟罩、铁布衫、十三太保横练功。宋锡朋有了一身武艺之后更是神奇的不得了,传说他刀枪不入,得了个外号叫“石佛宋。”

就这样,凭借着一身本事,宋锡朋到了镖局谋生,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镖师坐到了总镖头的心腹。也掌握了镖局的运作方式和手段,为今后他做江洋大盗打下基础。

不过,在镖局里混的好好的,为什么又去做土匪了呢?

这还要从宋锡朋的为人说起。

虽然宋锡朋有一身过硬的本事,但是他天生爱好吃喝,喜欢享受,所以手里根本攒不下钱,往往都是兜里比脸都干净。日子多数都是靠借钱生活,拆东墙补西墙。

后来,北京天津一代闹起来义和团。宋锡朋认识的几个闲人觉得宋锡朋有真本事,索性拉他一起入了义和团。就这样,宋锡朋靠着自己的本事,很快在义和团里混到了一个大师兄的位置。

这段时间是宋锡朋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可惜好景不长,庚子年间剿匪,义和团被镇压,被抓的那些大师兄都丢了性命。宋锡朋落荒而逃,保住了一条小命。

宋锡朋心想:如果再去做镖师来钱太慢了。风里来,雨里去,冒着生命危险也赚不到几个钱。于是他心一横,就跑去做土匪了。

在抢劫税银的时候,宋锡朋的团伙已经有近两千人。看上去人多势众,但是真正有本事的没几个。

这一天,八大镖局集结了百余精英镖师,对宋锡朋进行围剿,虽然人数没有宋锡朋多,但是个个都是练家子,而且手里都有硬家伙。

宋锡朋凭借人多开始和八大镖局的人周旋起来,一连打了快3个月,就是分不出胜负。

后来,宋锡朋看快撑不下去了,就赶紧逃亡,出了山海关,到了东北,加入了“胡子”。本来这样,宋锡朋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八大镖局不肯放过他,一直在调查他的下落。

直到一年之后,八大镖局迎来了抓捕宋锡朋的机会。

这一天,会友镖局的人通过衙门知道了宋锡朋的行踪。原来,宋锡朋在东北混了没多久,又偷偷溜回了河北冀州的老家,他知道八大镖局的人都在找自己,于是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可是这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会友镖局派出焦朋林、卢玉璞两员大将,带着40个镖师浩浩荡荡地从北京出发,直指冀州。到了宋锡朋的宅子,40多人把宋锡朋团团围住,展开激烈交战。

最终,宋锡朋与会友镖局的总镖头焦凤林对战,被焦凤林所擒获。这里面值得一说的是,两人之所以以拳脚对战,实际原因是因为子弹用光了。

因为宋锡朋犯下的案子重大,加上他的身份特殊,朝廷上下颇为震惊。连慈禧太后听说宋锡朋被抓获,都想看看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敢如此胆大妄为。

于是,宋锡朋被押送入宫,他戴着手铐脚镣,满脸惊恐,一看见慈禧太后就跪下猛劲磕头,一边磕头,一边求饶:“求太后老佛爷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抢官银了,求老佛爷饶我一条贱命吧。”

慈禧太后以为他会宁死不屈,是个何等的英雄人物呢,原来就是这等闲之辈。因此慈禧便失望地说了一句:“原来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啊。”

随后宋锡朋被重新押回河北保定判斩立决,一代悍匪就此死掉。

这是当时参与官银押送的李尧臣在《镖局春秋》里写的一次被劫镖的真实案例,到头来,抢劫官银的土匪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其实,大部分劫匪还是识相的,什么该动,什么不该动,都是道上的规矩。

古代镖师行走江湖,奉行一个原则:“三分靠实力,七分靠面子”。

如果能用面子、交情解决问题的事,镖师能不出手尽量不出手,只有遇到那种软硬不吃的劫匪,镖师才会出手将其干掉。

因为一旦起正面冲突,镖局不仅要赔付押送的东西,还要付给镖师医药费丧葬费等等。

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哪个镖局还能承受得起,也不会有生意上门。所以,在镖局里前辈教育后辈,行走江湖要“和气生财”,能用交情解决的,就不要动手解决。

一个镖局能够兴起,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实力。除此之外,镖局看中的就是面子。

所谓面子,也就是后台硬不硬。镖局与官府之间的交情,以及镖局与各路山贼劫匪之间的交情,有了交情,才会让镖局的业务开展起来更为顺畅。

那么古代镖师走镖,为何区区十几人,却让胆大妄为的土匪不敢抢劫呢?

除非是这帮土匪不想活了,吃了熊心豹子胆。因为想要劫镖,就要做好大逃亡的准备,一旦镖局联合起来,就算土匪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人带回来严惩,上面我们讲到的宋锡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古代镖局四硬:

(1),镖局第一硬:背景强硬,依靠朝廷不怕事

在早些年,民间是没有镖局的,官方的物资都是由军队护送。

有些大商人需要护送物资,也会花钱聘请军队来护送,或者自己成立私人组织运送,能够参与运送的人一方面有功夫在身上,另一方面,手里有硬家伙。

那么,小商户就避开土匪区域,尽量走安全的道路,或者依附大商户,由他们帮着一起运送。时间一长,镖局应运而生。

镖局从成立第一天起,说白了就是给官方和有钱人服务的,这相当于是朝廷的买卖,如果没有官方关系,根本就开不了镖局。

镖局押送的无非就是金银珠宝,还有重要的物资,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人。

如此一来,如果有劫匪想打镖局的主意,那么就是和官府作对,他们往往都会忌惮官方的势力,所以只能看看,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镖局光靠官府朝廷也不行,毕竟有些土匪连大官都敢抢,所以除了朝廷的关系,还要有江湖上的关系。

(2),镖局第二硬:江湖关系硬

常言道: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朋友多了路好走。说白了,要开镖局,还需要黑白两道通吃。

江湖上有这么一些民间组织,他们被称为绿林好汉。

首先,人家不把利益放在最前面,最看重的是义气。其次,他们深得民心,在民间办事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就像当初的梁山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深得民心,所以老百姓也拥戴他们。

但是土匪们就非常尊重绿林好汉。一句话,朝廷在土匪那里摆不平的事情,绿林首领们,可能分分钟解决了。

凡是开镖局的人,你得灵活,懂规矩。先是去拜山头,带着礼物拜见当地的绿林首领。

一般收了厚礼的人都会按规矩来,吩咐下去各路土匪头子,哪家的镖局不要动他们。这样一来,镖局才能安心走镖。

不过,除了上面这两层关系,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

(3),镖局第三硬:镖师们功夫硬

在江湖上,都是有点社会地位,名望挺高的人才会做镖师。不光名望高,而且武术也是极为厉害的,普通的劫匪压根看着都不敢动。

总镖头必须是身手出众,有过很多经历,这样的人一般是自幼习武,武功高强的高手,或者来自官方军队里的军官等等。

有了真功夫,才能把镖局开下去。

这样,关键时刻才能保护自己与货物的安全。就算遇到不懂事的土匪,也能靠真本事打跑他们,那么下次这些土匪就知道,这个镖局的人不好惹,也就不会再动歪心思了。

(4),镖局第四硬:同行合作意识硬

凡是开镖局的,都没有单干的,必须加入当地的镖局联盟。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开镖局也是这样。镖局是做生意的一种,你得有关系才能开下去。但是呢,开镖局和其他生意又不一样,需要同行的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排挤。

天下镖局是一家,为了维护整个行业的不可侵犯性,大家会团结起来。只要有一家镖局被劫镖了,其他镖局也会人心惶惶,难保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家身上。所以,这些镖局就会联合起来摆平这个困难。

不过,除了以上这几点,如果还是遇到劫镖的,送镖的镖师会先礼后兵,说几句场面话,送上丰厚的过路费,一般土匪很识趣,自然会放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最后只有被清缴的命运。

所以,就算是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镖师押送,土匪也不敢去抢。因为土匪只是为财,没必要和朝廷过不去,也没必要和江湖上的人过不去,更别提那些只会三脚猫功夫的小土匪了。

写在最后:

说到底,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镖局有自己的江湖关系,每年都给黑白两道送钱疏通关系,不然武功再高,你总不能天天打吧!

愣头青你要敢抢,道上兄弟不答应,毕竟这是条财路;官府不答应,每年都靠这税收;镖局更不答应,跌面子砸饭碗的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镖师走镖,为何区区十几人,却让胆大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