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隋唐系列小说中,有五个人的名字始终是含混
TUhjnbcbe - 2025/5/3 11:44:00

古典小说和历史演义故事,之所以被国人广泛喜爱,离不开中国从未断流,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因为历史文献资料对于普通老百姓,特别是过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平民来说,是让人望而生畏的。但是,评书小说不一样,有人讲,有人听,精彩的故事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尽管小说未必都尊重史实,甚至有些小说情节,明显是与历史相违背的,但大家就算知道这些内容是编的,也喜欢去听去看,更乐于接受。

久而久之,在小说评书流传的过程中,很多人物和故事就越来越失真,张冠李戴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多了,无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还是虚构的角色,很多时候,都不能自圆其说,比如非常受欢迎的“隋唐演义”系列中,有五个人的名字,由于具体的版本不同,名称和叫法也不一样。虽然在大多数读者或听众心中,一般都不会因此而混淆,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些爱较真的书迷,会为此争论个脸红脖子粗,其实意义并不大。这种争论,跟所谓的红学研究者讨论“王熙凤到底是大脚还是小脚”这种话题一样,让人无语,那么究竟是哪五个人的名字是含混不清的呢?

首先,就是开隋九老之一的忠孝王伍殿章,在有些版本中,就有说书先生称其为伍建章的,不管怎么称呼,他都是南阳侯伍云召的父亲,大隋的宗臣。同为开隋九老之一的双枪将定彦平,在有些评书话本中的变化就更大了,因为还有管他叫丁延平的,姓丁还是姓定都没有准谱,可见历史上就算是有这样一位老英雄,其原型也不是这个名字。第三个人则是隋唐中极为著名的猛将,排名仅次于李元霸、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的雄阔海,当然他的名字发音没什么变化,只不过姓熊还是姓雄就不一样了,但是不管是哪个“雄”,都能体现出这位隋唐第四条好汉的特点出来。

第四位就是书中非常有特点的“饭桶角色”了,他叫李豹李如圭,但在几百年的传讲中,到底应该叫他李如圭,还是李如辉,始终也没有统一,总之发音都很接近,但此人也是明显有虚构痕迹的角色,因为他的好兄弟齐国远叫齐彪,他叫李豹,在评书中,什么龙虎彪豹,金银铜铁等名字,都是老艺人们信手拈来的酱油脸。只不过齐彪李豹这对兄弟更有特色,因为他们能耐不大,但吹牛的本事不小,明明没什么武功,但用纸糊了超大号的锤子,和巨型的大枪吓唬人,虽然帮他们立下了不少奇功,但也闹了不少笑话。

最后一个要说的是靠山王杨林,他的名字没什么争议,但发音是有区别的,很多老艺人坚持认为,靠山王虽然写成了杨林,但应该叫“杨凌”,主要是跟《水浒传》中的一位好汉,锦豹子杨林的名字有所区别。但现代的人,对这个似乎并不在意,毕竟没有字典为了这个原因,给“林”字标注过两种注音。

其实不管怎么说,老乐还是那个观点,面对着这些虚构的人物,我们听的是故事,没必要做无意义的争论;对于真实的历史,我们有必要较真,如果本末倒置,才对不起辛苦付出的创作者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隋唐系列小说中,有五个人的名字始终是含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