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要求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其中就包括《水浒传》。
你读过《水浒传》吗?你能一口气说出多少个好汉的名字和绰号?
A.10个以内
B.11-20个
C.20个以上
D.全都知道
数一数,看看你属于哪个级别?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施耐庵。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天下瘟疫流行,官府无道,官逼民反。在梁山泊聚集了来自江湖上的众多英雄好汉,他们打州劫府、济困扶贫,但后来首领宋江接受了招安,改变了这一切……英雄就这样消失在尘世间。
这本书在民间流传很广,几百年来,无数说书人以讲评书的形式,让梁山好汉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因为书中明显的江湖习气和对女性的偏见,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我们如何带领孩子读懂这本书?作为资深语文教师,我有几点建议:
一、电视剧引路
原著虽然是白话文,但是毕竟是几百年前的文字,无论是社会背景,还是口头语言,都和今天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基本保留了原著的语言风格和人物塑造,可以和孩子约好,每天看一集,看完电视就看书中相应章节(也可以先看书再看电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
比较一下,书和电视,哪一个的表现力更强,人物塑造更精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如果你来当导演,这一节你准备怎么拍?(场景和演员的选择、道具的准备、情节的推动等)经过这样的讨论,孩子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一遍一遍细读并深入思考,能从中学会阅读的方法。二、以人物为中心的阅读
《水浒传》塑造了许多好汉形象。其中,你最欣赏谁?最难以理解谁?最同情谁?又最佩服谁?
比如说:
我最喜欢侠义无双、情意深重的花和尚鲁智深。
最难以理解的是豹子头林冲;
最同情青面兽杨志;
最佩服行者武松......
以人物为中心的阅读,实际上是降低了难度,能够帮助孩子理清故事情节,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
以“花和尚鲁智深”为例:
《水浒传》一共回,写了个好汉的故事,鲁达以主角身份出现了12回,在回目标题中直接出现9次,是除了宋江、吴用、卢俊义和李逵以外,出现次数最多的人。
在目录中,他的名字也一直在变化:鲁提辖——鲁智深——花和尚——鲁智深——花和尚——鲁智深,代表着他身份的转换。
鲁智深第三回就出现了,那时他还叫鲁达,是一位军官:渭州经略府提辖。
那么,这个“提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什么职位呢?
根据《宋史·职官志七》中的记载:“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啥意思呢?就是专门管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的,直接归知州(市长)管辖,相当于今天地市级公安局的干部,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围绕这个传奇人物,又将如何展开阅读呢?我们文章会深入讨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