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中,珍惜平台赋予表达的机遇。宁肯遇到你慢一个季节,也不想失了真实的文字主题;用心地创作,一定会遇到真诚的你……
新文学以来现实主义小说序列中,呼天成也绝对是个人物。《羊的门》耐得住历史的寂寞,一定会沉淀后世。
小说描写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方村镇的如日中天,是时代变革前后的风云际会,小说创作的人物刻画精彩,文笔通俗而深刻。
《羊的门》发生在平原上的故事01平原的气息是让人慢慢醉的
读《羊的门》有太多的精彩,对于初创当代小说的人是必读的书。在书中你要品文化老酒的味道,要变身为平原上的一株植物,你要细细品读每一种暗示,或者每一个字节,比如腐烂的,残存的等等。
羊的门以草、屋和传说,牵起了第一章的脉络。
“大风始于青萍之末”这句话也不意外地被再次引用于书中。
第二章的二泉映月中,呼伯说过,当问题成了堆的时候,你就是一摊烂泥,真摊开了,也就好上墙了。
显然那些处理现代危机的人,是没有读过《羊的门》的,否则不会撞枪口接盘代理“辱华品牌”,或者在发生“豹子”跑N天才上报的“傻”事。
你品,你细品,呼伯的形象从呼国庆的口中,一下子就变得那么神秘了。
再深入本章中对“大师”的形容,如果有些名人读过这本书,一定不会犯“明晃晃”地合影留证的低能的错误。
有些大师是看心病的,而有些人的心病是写在脸上的。
读懂这本书,还是要研读一下平原的醉人气息,诸如“茄子地里”的梗,便是让你想到岔路上,胡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等等。
“二不豆子”指的是不青不愣地点不成豆腐的“瞎货”等等,读《羊的门》可以让你了解一方水土风情。
你可以听听小说中的拉家常儿、扯闲篇儿,读《羊的门》让人可以学习写小说的轻松妙处,文字中处处细节都可能敲上你的“麻骨”。
紧接着小说的悬念一处一处,矛盾一连串儿地撒豆成兵,“一号车”就如同现代舞台上的C位一般出场,人际关系的关联被一沓钱牵出小说的线索。
一场先有灵后有欲的呼国庆出轨与妻子被出轨事件,拉开了“精明”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序幕。
而在呼国庆“出事儿”时想拜访的,就是呼家堡的呼伯。
呼天成四十年经营下低调的“奢华”02人心,搭锯见沫
屋的伏笔,在书的五十页后慢慢体现,用餐的麦田、谷田小屋,呼伯住的外面简易,内藏现代与远见的茅屋,都有说不清的道不明的意义。管道与暖气片,控温的茶具,每一处细节都有低调的“奢华”。
黑红白的三部电话加上对讲机,让人迅速地进入为什么呼国庆出了事儿想找呼伯,以及一下子就体悟到了那些到山村急切盼见呼伯的醉了的心。
呼伯呼天成的名字起得会让文学史记住,他的三言两语更见笔者的功力。他在培育人心的同时,深刻地理解人心不足,他的原则是,“于呼家堡有利的事我干……”
缺失涵养下狠不能撑起“教父”一般的智慧,当呼天成在六十岁收到特殊的“水一般”的“生日礼物”,而在心底响起的声音,以及狠狠掐灭心中的火焰时,看到了他对自己真正的“狠”。
而在他经营了四十年的人性“鹰眼”下,依然阻止不了时代的缝隙与人性的变迁,让他“肝疼”得冒起一簇簇火苗时,他看到了历史向前的过程中不变露出的破绽。
而一个在时代中见过世面的“尥蹶子”的年轻人,要逃离这已经固化传统并树立权威之地,瞬间让他的神话世界撕出了一个大口子,也让他隐入难奈的回忆中。
十几年前,为了“整”明白书的线索与来龙去脉,是跳着阅读,翻来覆去地看了前面看后面看过了后面再解读前面,是火急火燎地读!
好的文字就像看高手过招儿,不是用嘴读出来的,而是有心看的。呼伯在与呼国庆的竞争对手王华欣的握手中,会让有过阅历的你读出特别的感觉。“手有点软,飘,而且有一点湿”,“呼天成的手却很硬、很干,还有一点僵。”
细节描写的作用就是在那么一瞬间,就让你奔向了故事的另一种结局与方向。
呼家堡是农村历史在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03走活死棋的是人
呼伯的这句话,是呼国庆不敢相信的,他已经有点破罐子破摔,并决定与情人小谢厮混余生,甚至想到了一起逃离。但呼伯的一个电话,就让他一跃而起,留下一个纸片上的只言片语就离开,也可见男人的德性。
走活死棋转折了一个人的一生,也可能转折一座城市的当下。
小说环环相扣,越来越紧凑。
而《羊的门》中还有一个名叫范骡子的人,塑造得天衣无缝。狡黠而无赖,生动而悲哀。酒壮怂人胆的样子,在呼国庆办公室的撒酒疯,要在一泡尿中画上一个县长“人走茶凉”的句号而没能成功地猖狂,写得也是深入浅出。
关于原则与六亲不认,也让你在小说中找到不同的说法儿。
对于官场风向的描写,小说中也是极为生动,正如釜底抽薪。
而小说穿插式的在现实与回忆中的交错描写,也让时空产生了倒错。这样的一部小说,没有人将其改编拍成电影,也是可惜了的。
从书中知识分子口中女人腰如绵的性感段子,到“肚脐芝麻”的段子,呼天成放弃对具有女性特质的“秀丫”的迷恋而自我磨砺,他甚至练习达摩易筋经以“忍”禁欲。
在最打动男人的美艳,纯情,忘我,顺从,无惧无畏,无怨无悔,秀丫鼓荡起“壮年的呼天成疯狂的情欲和强烈的占有欲”,然而,他却一次都没有占有她,锯开了另一个自我打败自己而希求成神。
“脱!”书中反复被冷酷、残忍提及的字眼,让人冷到骨子里又灼烧着灵魂。
他由此也悟出来,人是活一口气的。
为一口气活着的呼天成,阅人却是可以看到人的骨子里头的,他在时代最深处可以将“老秋”藏得严严实实,却对秋公司避之唯恐不及,一声轻叹一个忧伤的语气,打水漂的二百万,“有了这个借条,他就不会再来了。”
看破不说破,也是他活出历史的选择。
他不想自己生存的净土被污染,但以产生了相对的闭塞让土地失去了活力。
未跋涉过长夜的人,未经历大喜大悲的人,不足以与之话人生。
陈旧的东西迟早会被历史的车轮抛下04外圆内方的是历史
小说,有时候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跑项目”的说法被浓缩地写出时代的开场顺序里,堂而皇之又毫无根脚地反映了一个角落里的龌龊。
“茅台”、“中华”、“龙虾”、陪客的“酒篓”们,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前的。
而书中在最后总结的部分,有这样一段话,“呼天成的字典里装饰满‘慰问’、‘探望’、‘支援’、‘奖励’、‘赞助’等字眼。这些字眼使他日见大度,也使他的行动蒙上了一层高尚的轻纱,成为了组织上的正当行为。”
《羊的门》说的实话太多了,以至于三观不正不能轻读。
书中说,“一个人的大气是由于时光和阅历来熏染的,而一个人的豪气却是由物质来铺垫的。”若心术不正,绝不能读这本书。
第十二章中作者在“大与小”、“呼家面”“鱼和饵”描写的情节,留着给读者亲阅,简直是拍案惊奇,短小简炼,精彩到你不是感动于这个文笔,而是想拜呼天成那个形象。
一部小说写到没一句废话的地步,并且让你能一读再读仍不厌其烦,都能读出毫无雷同的感喟,那绝非偶然。
书中最精彩的是心理描写,没有时间的砥砺绝无可能写得如此精彩,呼家堡的秘书根宝知道,生命中能让呼伯在成年后接见的不多,文中呼伯呼天成与呼国庆的面对面仅有三两面,而在“外圆内方”段落中的描写足以引为经典。
呼国庆不坐立着,慢慢流下的委屈的泪,就那么在呼天成的眉头、眉梢的跳动中明了彼此,没有表情的呼天成一语不发地与呼国庆下起了仅有两子的方圆之棋深刻得无以复加。
而在未作明示离开时,呼国庆“喉咙里恨不得伸出一只手,把老人重新拽回去……”
而之后手眼通天的风雨欲来,着实看得人在复杂的书的脉络中看到了平静下的惊心动魄。有几个字甚至可以在未来断章取义——“谁占有时间,谁就是胜利者。”
就如同某领域中活得最久的同时代的那个人,在若干年以后成为泰斗一样。
《羊的门》中谢丽娟在呼国庆耳边悄悄说了什么,在“羊的门”中响起了一片狗叫声,那些失去了庇护的人,又一次像羊一样惊慌失措,而乱吠不知何去何从?
而我宁愿相信,谢丽娟是呼伯呼天成的安排,他矛盾地希望留住呼天成成为呼家堡的继任者,又希望呼国庆在坚守土地前拥有一个有血有肉的完整人生,不留遗憾。
呼天成看到过历史中晦暗的愚昧,在贪婪中放大的人性,也在“成神”过程中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他看到呼国庆血液中涌动的与自己一样的热血,因此以结局成全……
也许呼国庆是他放养的另一个自我,“试验中”他想改良继承他的试验品,却没有预料到见识到另一个世界的“实验品”之一小谢,生成了改变呼国庆的潜质。
六月炸雷,是时代中改变一切的爱的呼吸,而小谢已经有了协助呼国庆走出呼家堡到更远更崭新的世界去开拓新世界的勇气与能力,他们可以改变土地的闭塞的现状将呼家堡人的未来书写得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