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狗来富,猫来贵”,在中国历史上,猫儿的形象多为吉祥如意。历代以猫入画的画卷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猫蝶图。猫蝶图是传统绘画中的一个固定主题,猫咪和蝴蝶是一对小冤家,巧的是猫蝶组合在一起与“耄耋”谐音,在中国“耄耋之年”是长寿的象征,因此“猫蝶图”便有了祝颂长寿的吉祥寓意。
民间传闻猫是“森林之王”老虎的舅舅,在陆游的《嘲畜猫》诗自注中便有: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虽然只是一则故事,但是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了解到猫和老虎确有渊源。它们同属现代猫科动物,只是老虎属于猫科类-豹亚科-豹属;猫咪则属于猫类-猫亚科-猫属。有研究表明老虎和猫咪的确拥有共同的祖先,甚至基因相似度高达96%。两个体型相差很大的物种却如此相似,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继续来揭秘真相。
大约在万年恐龙灭亡之后,哺乳动物便开始大量的繁殖,其中就包括:猫科哺乳动物,最早出现的猫科动物是原猫,体型较小,只比今天的家猫体型稍大些。在之后的在演化之路上,原猫分成了两个分支,一部分犬齿外露,越长越长,凶猛的剑齿虎为代表;另一部分犬齿收缩,身体却越来越灵活,善于在树上生活。据科研记载,当时的原始人类,由于刚从树上下来刚到陆地生存,奔跑的技能与爪子都不灵活,所以很多人猿都被这些大型的猫科动物猎杀。这时的大型猫科动物就是原始人类的天敌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来到了万年前,这时豹属也出现了,其中包括雪豹、豹子、狮子和老虎以及已经灭绝的早期分化类型(洞狮、布氏豹、原始狮)这一类动物。
在万到万年前,猫亚科动物也开始陆续出现,当时一些原始猫科动物进入了非洲。就在这些亚洲猫开始移往非洲的同一时期,它们也开始扩散至整个亚洲行径白令陆桥,抵达阿拉斯加。之后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分隔各个大陆,孤立与改换的栖息地使得猫科动物也演化出了许多新物种,包括加拿大的猞猁和短尾猫等。
约在万年,猫亚科动物开始从它原始的种群脱离出来,被人类所驯化,用于捕捉啃食粮食的啮齿类动物,它们也就是现如今家猫的共同祖先。
老虎和猫的基因只相差了4%,这么高的相似率,为何体型会相差这么大呢?在生物学中有一个词叫“适应辐射”意思就是凡是分类地位相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与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形态结构上会形成具有明显差异的现象。虽然基因只相差了4%,但体型相貌上就是天差地别。举一个例子,人与人之间的基因有99.99%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容貌却都不一样。
如果把猫科动物比喻成一颗大树的话,那猫咪和老虎都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历史的巨轮让它们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演变。
原创声明
以上内容均为培森家园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以上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尽在培森家园!